首页

艾彩原创调教男奴免费视频网

时间:2025-05-28 04:09:55 作者: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浏览量:40819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中新社记者 张玮

  5月下旬,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飞越中俄边境线,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有3条穿过内蒙古,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每到春夏季,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处处闻啼鸟”,宛若一幅“百鸟翔集图”。

4月14日,内蒙古额尔古纳,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 闫立新 摄

  据监测,截至目前,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赤麻鸭,越冬种群数量达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列翱翔;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优雅的绿头鸭、鸬鹚或低头觅食,或舒展双翅……5月中旬起,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每年春季,大量候鸟从鄱阳湖、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

4月17日,内蒙古额尔古纳,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 闫立新 摄

  监测数据显示,额尔古纳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每年在这里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20世纪90年代,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生态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了。”

3月28日,内蒙古科右中旗,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 毕力格 摄

  2024年,保护区引进“科尔沁”智慧管理平台,用一个“大脑”支配28个“眼线”和“触角”。“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定位更高效精准,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

  2025年春季迁徙季,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24.5%。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京津冀“一核两翼”格局日渐清晰 百姓幸福感不断增强

巴黎8月1日电(记者 王曦)取得两连胜的中国女排提前小组出线,晋级八强。对于小组赛第三个对手塞尔维亚,中国队主帅蔡斌表示,现在的奥运会排球赛制无法判断淘汰赛对手,因此中国队还需要兢兢业业准备好对阵塞尔维亚的比赛。“我们需要一场一场来,过程做好了结果才会好。”

全国法院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召开 对全面从严管党治院作出部署

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当日介绍了湖湘历史文化名人长篇小说的创作专项情况,表示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是首批入选项目。《谭嗣同》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谭嗣同、研究湖湘文化的一份优秀答卷,也是湖南文学的重要收获。

我国已记录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 占世界已知总数11%

同一片土地,曾生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如今,又生发着谋改革、谋发展、谋幸福的锐气——从高速、铁路、航班通达各地,到获评全国森林城市;从推进石油化工、新能源及储能工业延链、补链、强链,到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隆起……革命老区,几多新颜;抚今追昔,赤诚如一。

人民领袖|做青年友

7月,黑龙江省商务厅组织参加了第七节中俄博览会。中医专家现场展示了针灸、中医推拿、中医正骨等中医技法,让俄罗斯患者近距离感受、体验我国传统医学。中医专家自制的中药产品香囊、口红、中药皂等产品也被抢购一空,扩大了我国中医药技术在外国影响力。(完)

中方驳伯恩斯涉华负面言论:有关表态偏离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

“‘听劝式旅游’走红的背后,与年轻人热衷情绪价值密不可分,同时也折射出年轻人对个性化旅游的追求,体现出互助式社交的魅力。通过互助式社交,‘听劝’的人可以获得一份针对性的旅行建议,感受到网络世界的善意;‘劝’的人也能分享自身经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双向奔赴’。”徐日辉说。(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